深圳发布行动计划,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2025-03-04 21:33

为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决策部署,提升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竞争力,3月3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式对外印发《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

《行动计划》提出,构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发现和培育壮大机制,聚焦“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领域,多渠道挖掘发现,建立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库,围绕金融、创新、场景、人才、市场等要素资源,持续健全“精准识别—梯度培育—生态赋能”的全链条培育服务体系,厚植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成长沃土。到2027年,累计培育瞪羚企业1000家、独角兽企业80家,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集聚高地。

此外,《行动计划》提出12项工作举措,具体内容如下:

(一)构建发现挖掘评价机制。

1.重点关注优质创业团队及项目。聚焦“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领域,从创始团队、产品技术、市场前景、资本认可度等多个维度发掘优质创业团队及项目。联合头部猎头机构,重点关注核心成员具有大厂工作背景和知名高校教学或求学背景的创始团队和初创企业,广泛收集各类创新创业等赛事获奖项目或团队和知名研究机构、产业联盟上榜企业,精确锁定具有“硬核”科技、爆发式成长潜力的企业和项目。

2.拓展市场化发现挖掘渠道。加强与头部科技服务机构合作,联合服务机构和创新创业载体,在孵化企业、头部创投基金投资企业中发掘好项目和好企业,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新工具发现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重点关注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头部企业内部裂变和投资并购项目,特别是取得原创性、跨越性突破的成长型优质项目和企业。

3.提升专业化遴选评价机制。组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评价委员会,不断优化梯度遴选评价指标体系,每年遴选发现一批优质企业,建立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库,实行动态管理。组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服务联盟,定制“服务资源包”,提供“一对一”服务,挖掘企业发展潜力并进行选拔分级,形成培育梯队,推动不断涌现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每年举办独角兽企业发展大会,发布独角兽企业系列榜单,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二)强化金融赋能支持。

4.有效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各类政策性基金优先用于投资培育库企业。依托金融机构,为每家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推广“投贷联动”模式,按企业需求给予组合融资支持。推动深圳并购基金联盟搭建对接平台。发挥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股权融资和上市培育功能,深入实施“星耀鹏城行动”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培育库企业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

5.构建风险共担机制。鼓励银行机构向培育库企业投放“研发贷”“人才贷”等专属金融产品。对支持培育库企业的首贷、知识产权贷、信用贷等贷款,在发生不良时给予风险补偿。将培育库企业纳入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鼓励保险机构围绕“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探索开展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探索建立深圳市科技创新种子基金风险补偿机制。

(三)完善创新生态支撑。

6.打造科创空间。构建“一张办公桌、一间办公室、一层办公楼”的乐业空间保障体系,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研发和生产空间。支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通过联合拿地方式共同建设产业空间,鼓励研发、生产用途混合用地供应,实现“拿地即开工”。支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经认定按政策给予支持。 

7.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支持独角兽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创新,承担或参与市科技重大专项,开展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按政策给予资助。依托重大项目资源,向培育库企业发放“训力券”“语料券”“模型券”。对符合条件的培育库企业研发费用按政策给予补贴。 

8.推动场景创新与应用示范。积极推进全时全域全行业应用场景开放,定期发布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创新产品与服务。鼓励政府重大工程、社会重大项目向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建立常态化的场景供需对接机制,定期组织培育库企业与场景需求方开展对接活动,促进双方精准匹配合作。

(四)强化专项人才保障。

9.加大高层次人才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培


0: 0

相关标签

返回

顶部